新闻中心
现在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菊坛花开正芬芳,又到重阳
日期:2022-10-04 作者:肖迪

      又是一岁重九日,饮酒赏菊正当时。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之一,因为是在农历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之极,故名“重阳”。在重阳节这一天,古人有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习俗。梨园界也有上演“应节戏”的传统。今天正值重阳佳节,咱们一起来聊一聊有关“重阳节”的那些剧目和典故。

    

      按照旧时宫廷的惯例,宫廷每月都会上演不同的剧目对应时令,称为“月令承应戏”。重阳节所上演剧目多为《九华品菊》《众美飞霞》《江州送酒》《东篱啸傲》《登高览胜》《仙女降真》《鹤林仙迹》《江帆风送》等等,称为“重九承应”。宫廷中有专门的机构来排练上演,成为定例。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历年重阳上演剧目中,以《九华品菊》和《众美飞霞》为最多,现仍有剧本完整保存。

清宫戏本《九华品菊众美飞霞》    

封面                   故宫博物院藏


      《九华品菊》唱的是重阳节秋高气爽,南极九华仙人欲前往神京宣扬圣化,朝觐天颜。催花御使为其挑选了十八种菊花入贡,分别名为御爱、喜容、万令菊、不老红、白麝香、粉西姣、海东红、金孔雀、玉蝴蝶、鸳鸯锦、状元红、佛见笑等,这些菊花仙女“舞来似楚腰,歌来似九韶”,取意“万选青钱品第高。图开重九。瀛洲学士拜神尧”。


      《众美飞霞》唱的是在菊令时节,因食菊成仙的朱儒子和康风子结伴而游,巧遇九华仙人。九华仙人将群花编为歌舞,为皇太后贺寿。众仙女芝童饰演“庆成舞”。三仙同行,共襄盛典。从内容看,《九华品菊》的主题是选花祝节;《众美飞霞》的主题是演舞祝寿,二者各有主题,故独立成剧。从剧情发展看,在《九华品菊》中,九华仙人携十八种菊花下山祝节;在《众美飞霞》中路遇朱、康二仙,共襄盛典。故二者有区别又有联系,可作为一出戏的上、下场,一如今日的头本、二本。

    

      在民间的戏剧表演和应节剧目则有所不同,因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故民间剧目多带有尊老孝亲的思想主张,上演剧目多为《四郎探母》、《李逵探母》等剧目,明显晚于宫廷上演剧目,但其所表达的节日情怀与文化内涵则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更加“接地气”。至于《东篱啸傲》等剧目,大多与菊花等应节事物有关,无不承载千百年来中国人的风骨与情操。

        京剧《四郎探母》剧照
           梅葆玥饰演杨延辉
           梅葆玖饰演铁镜公主

         京剧《李逵探母》剧照

      时至今日,应节戏已经没有旧时一般繁荣,京剧界重阳节大多组织老年前辈艺术家欢聚一堂雅集献唱,亦成为一种惯例,使得我们后辈能有机会一睹前辈风采,也是一种激励与鞭策。值此重阳佳节到来之际,梅兰芳艺术研究所全体同仁祝愿所有的前辈艺术家与老年戏迷票友朋友们身体健康,永葆青春,阖家欢乐,幸福美满!


版权所有:沈阳师范大学梅兰芳艺术研究所 技术支持:SC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