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壬寅中秋,因进修学习故驻留首都,恰逢中秋佳节与教师节双节同日,不胜欢欣。想起2014年的中秋佳节,同样是在首都北京,同样的月圆之夜。不同的是,那年师父梅葆玖先生还在。
每到中秋月夜,我都会想起那个终生难忘的中秋节。2014年9月中秋节,北京国家大剧院,我带领我的团队上演梅派首部神话歌舞剧《嫦娥奔月》,师父梅葆玖先生亲临现场并登台致辞,成为我艺术生涯中最为难忘的精彩一幕。
《嫦娥奔月》一剧由梅兰芳大师创演于1915年,是梅派艺术第一出歌舞剧,在梅派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可谓开一代先河。后因各种原因绝迹于舞台,经典剧目失传百年。2014年,梅兰芳艺术研究所正式启动“梅派失传经典剧目复排工程”,这一举动得到师父梅葆玖先生的高度赞许与肯定,表示给予全力的支持与帮助。
同年,在梅葆玖先生的亲自授权下,我带领梅兰芳艺术研究所组建专家团队,正式复排梅兰芳大师首部神话歌舞剧《嫦娥奔月》,由梅葆玖先生亲任总顾问,我作为出品人,并担任领衔主演饰演嫦娥这一家喻户晓的经典形象。复排之《嫦娥奔月》作为文化部纪念梅兰芳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全球纪念活动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隆重首演。并先后受邀参加中国京剧节、辽宁名家传承工程、海南省政府精品剧目工程等活动展演,成为梅派艺术发掘经典、传承创新的绝佳典范。
说起梅派艺术的传承,首推先师梅葆玖先生,权执牛耳,居功至伟。先师梅葆玖先生是梅兰芳大师第九子,也是梅兰芳大师众多子女中唯一的艺术继承人。他老人家生于1934年,寿年八十余载,从艺七十余年。十岁学艺、十三岁登台演出,一生承载着“梅兰芳之子”的盛名寄托,毕生致力于梅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是梅派艺术最为杰出的传承人与执牛耳者。师父梅葆玖先生的艺术生涯在最应光鲜靓丽的二十年却是他沉寂的二十年,他没有选择,只能接受。虽然如此,梅葆玖先生却能坚守梅派艺术、完整地传承梅派艺术,这难道不是他毕生最伟大的成就吗?
梅派艺术的传承不是复制粘贴,而是有序相传、代代承递,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任务。师父在世时,他就如同一盏明灯,为我们指引前路、照亮归途,那盏灯火的温暖始终在背后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如今,师父不在了,他化作一轮明月,恰如今夜圆月般圆满皎洁、播洒清辉,鉴证弟子们一步步踏实的足迹。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2022年9月10日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