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现在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肖迪教授应邀参加2018“月满中秋”辽宁省非遗专场展演
日期:2018-10-09 作者:肖迪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中秋”这个古老的节日里,我们饱含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景,将血脉传承的故事与传说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展演中,邀您共赏“中秋月”,共叙“中华情”。


     9月23日,由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主办、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等单位承办的“月是故乡明—情满中秋”辽宁省庆中秋迎国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晚会在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新建成的文馨院剧场精彩呈现。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党委书记、主任韩伟等集团主要领导莅临现场并观看了本场展演。

     梅兰芳艺术第三代传人,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入室亲传弟子,国家一级演员,梅兰芳艺术研究所所长,辽宁实验京剧团团长,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肖迪受邀参加了本次非遗展演。为大家带来了梅式应节戏,梅派百年经典歌舞京剧《嫦娥奔月》选段。用非遗传统文化艺术的形式为大家带来节日的祝福。

 晚会中,肖迪教授接受了辽宁电视台及省非遗宣传部门的采访。

   《嫦娥奔月》这部戏是梅派艺术一部里程碑式的剧目,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是通过《嫦娥奔月》这出戏奠定了梅派艺术载歌载舞的艺术风格,也是梅兰芳先生生平的第一出歌舞剧。该剧已失传百年之久,在2014年由我带领梅兰芳艺术研究所在恩师梅葆玖先生的亲授指导下,复排传承主演了这出百年经典大戏。今天很高兴在“文馨苑”的舞台上,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能让观众重温一百年前为中秋创作的应节戏。也希望通过传统艺术的方式,让大家感受艺术的魅力,感受节日的气氛,为大家带来节日的美好祝福。

    ——梅派京剧大师梅葆玖入室弟子肖迪


     本次非遗专场展演在内容呈现上,依托辽宁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创新性的将皮影戏、京剧、评剧、木偶戏、短调民歌、古琴艺术、马头琴音乐、二人转、朝鲜族农乐舞、地秧歌等非遗项目搬上艺术舞台,借助灯光、音响、多媒体视频特效等舞美元素,进行艺术化展现,既保留了非遗原生态的特色,又增强了节目的节奏感和紧凑性,从而通过舞台表现力的整体提升,展现辽宁非遗精彩纷呈、古朴醇厚的艺术魅力。




版权所有:沈阳师范大学梅兰芳艺术研究所 技术支持:SCSTUDIO